顾问老师微信
2024-12-04
说到去英国旅游,不少人的行程里大概都会包含一两个博物馆。根据知名的全球旅游网站Tripadvisor调查,伦敦前十大热门的旅游景点中,就至少有4 个是博物馆和美术馆。
事实上,伦敦地区的博物馆和大部分国家首都的博物馆不一样,这里许多馆舍的常设展都是免费入场,从珍贵稀有的经典名画,到自然界令人赞叹的恐龙化石,几乎不需要花上任何门票费用就能一次饱览,这不仅造就了英国博物馆受世界各地游客欢迎的荣景,更成为不少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象征。
免费参观的伦敦自然史博物馆。
不过,近年由于英国的财政困境不断恶化,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陆续删减了文化支出,加上生活成本危机带来的压力,以及建筑养护和营运费用增加等种种原因,都让英国博物馆经费短缺的问题浮上台面,再度掀起了「是否该收取门票费用」的争论。
博物馆应该要「使用者付费」?
不少政治官员、博物馆大佬、艺文界人士、名嘴等纷纷大声疾呼「博物馆应该要收费!」其中,声量最大的莫过于曾担任大英博物馆和多所英国国家级博物馆的前馆长马克・琼斯,他近期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表示,大英博物馆应该要向外国游客收门票,一来能减少排队人潮、提升参观品质,二来还能支付老旧硬体升级和改善展场环境的费用,他说:「就像我们参观外国的博物馆时,他们向我们收取费用一样,大英博物馆是英国最大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重要的博物馆,但这些旅游人潮并没有转化为维护它的资源。」
马克・琼斯进一步指出,以去(2023)年大英博物馆参观人数580 万人次来看,只要向每名游客收取20 英镑(约新台币830 元)的门票费,就能有效解决大英博物馆目前的财务问题,甚至摆脱有争议的石油赞助,而且就算实施英国游客和25 岁以下青年免费入场,仍然能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
英国知名景点之一的大英博物馆。
此话一出,让不少社论和艺文人士附和,在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参观博物馆的前提下,有限的政府经费应该用在更迫切急需的民生政策上,而非补助博物馆免费参观,建议将博物馆的部分补助费用挪去补贴其他公共预算。
除此之外,有些人也认为在现有的基础上收取门票费,博物馆还可以解决人员低薪、资金短缺、开拓财源等各方面问题,使得将「免费参观博物馆」的政策改为「使用者付费」的声浪越来越大。
先不论琼斯前馆长向外国游客收费的言论里,掺杂了多少英国不还殖民时期的掠夺文物,结果还理直气壮要向对方后代收钱的傲气,以及许多社论名嘴常把文化预算和不同领域预算视为「必然相互排挤的竞争关系」的误解。这些把收门票费当作救命稻草的言论,似乎都忽视了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机构的本质,同时也建立在博物馆收费后参观人数不会改变的前提上。
必须要提醒的是,博物馆「现在的基础」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不收门票。如果开始收取入场费,不仅政府可能会以博物馆有收入为由,减少支持现在博物馆稳定营运的必要费用,还可能让游客人数受到影响,大幅下降,导致博物馆的财务缺口增加,进而更难生存。
赚了门票钱,却可能失去更多
事实上,博物馆的确不是每个人都会去的场域,而制定排富和鼓励青年学子免费入场的机制,也有助于解决博物馆收费后对弱势族群带来的影响。但不能否认的是,「收费」确实无形为参观博物馆加设了一道进入门槛。
笔者最近和几位在英国博物馆工作、担任英国博物馆协会董事成员之一的朋友们,讨论了英国博物馆是否该收费的问题,他们一致认为,现阶段博物馆要马上改为收费并不可行,需要从长计议与规划。否则短期看来收取门票确实会增加收入,但长久来说,博物馆可能会失去更多。
英国博物馆并不是一直以来都是理所当然地「免费入场」,事实上这是2001 年才开始施行的国家政策。伦敦知名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曾在1996年时收取过门票,当时的费用为每位成人5 英镑,借此取代免费入场时建议捐款的4.5 英镑。
根据相关报导,收费后第一周的门票收入大约是免费入场时期自愿捐款的两倍;然而,这看似不错的成绩,带来的结果是V&A 参观人数的显著下滑。根据V&A 教育部门1996/1997 的报告,该年度参加导览和讲座的人数下降了15%。
伦敦V&A 博物馆内一景。
而依据公共影响中心( Centre for Public Impact )的研究,截至2001 年重新实施免费入场前,V&A 的总参观人数在收费后减少了约一半,也连带造成博物馆内的商店和咖啡厅消费减少,出现了有门票收入,但整体游客人数和博物馆收益都不如以往的困境。而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向成人收取9 英镑门票费用的伦敦自然史博物馆。
因此,在经过多方考量及艺文专业人士的建议下,时任的英国工党政府决定推动博物馆免费参观的政策,而在计画执行了10 年后,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1 年的统计报告指出,许多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来到历史新高,例如: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增加了将近190%,从160 万人增加到接近470 万人;而V&A 的参观人数增加了约180%,从接近100 万人增加到260 万人的高峰。换句话说,虽然没有了门票来源,博物馆却透过人潮创造出更多收入。
定价须经审慎思考与因地制宜
当然,一味支持免费入场绝不是解决博物馆现有困境的万灵丹,而免费入场所带来的效益,也并非适用于每一所博物馆。
免费入场通常可以增加游客数量,有助于提高游客的多样性和刺激自愿捐款,甚至改善博物馆与当地社区的关系,但也可能带来收入下降的影响;收取门票虽然可能导致游客数量减少,但也有机会增加总收入,提高游客停留时间、带动现场消费,同时也让博物馆努力提升访客体验。
不过,由于每一所博物馆都有着不同的先天条件和环境状况,因此,收不收费、价格要订多少,仍然需要依照自身状况进行评估。
博物馆需要透过严谨的市场调查来进行门票价格的制订。
英国独立博物馆协会(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Museums )在去年底就颁布了一项有关博物馆收费定价的策略指南,提供了一些价格制定的参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票价建议,例如: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成人票价中位数约为8 英镑,威尔士则是6.5 英镑。不同的年度参观人数也有差异,参观人数越多,票价也会相对应提高,例如:一年总参观人数少于20,000 的博物馆,成人票价的中位数约为6.75 英镑,而游客数量超过100,000 人次的博物馆,成人票价的中位数约为19.8 英镑(这也是为什么大英博物馆前馆长会提出建议票价为20 英镑的依据之一)。
门票价格不是随便喊价或看自己能稳赚多少来订定,必须有严谨的游客调查和市场研究,包含:市场定位、营运成本、目标客群经济能力、竞争对手票价参考、游客体验回馈、财务永续性等相关内容。同时,价格策略也不能单独思考,必须作为整体业务规划的一部分,需要每年定期检视和调整价格。
最重要的是,博物馆必须认知到,收取门票费用并不是解决财务问题的唯一方法,拥有多元化的收入来源──特展门票、商店餐厅的营收、捐款、企业赞助和会员制等等,才能有助于实现健全的财务永续性。
重点总结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是许多学校校外教学必访的馆舍之一。
伦敦V&A 虽然是免费入场,但透过稳定的商业营运收入、会员制等方式,得以不过度仰赖国家资助,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伯明翰黑郡生活博物馆门票收取25.95 英镑(约新台币1,077 元) ,却靠着强大的社群行销、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活动,吸引数以万计的人购票前往参观;还有一些博物馆,如约克城堡博物馆的门票17 英镑(约新台币706 元),但主打可以一年内无限次参观,如同年票制一样鼓励游客回访,进而与地方家庭和社群建立了稳定关系,并带动餐厅和商店的消费,为博物馆的收入做出贡献。
总结来说,收不收门票需要根据博物馆自身情况仔细权衡,并且应与博物馆的使命和价值观一致,避免让票价变相成为阻碍自身发展的绊脚石,或沦为有钱人与菁英才能享受的场域。此外,票价策略也应确保财务的永续性,并有助于改善博物馆软硬体与员工薪资,以利最终能落实在为访客提供更好的体验上。
英国游学咨询